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头脑风暴:预判2015—行业发展与挑战
2015-03-16   【打印【关闭】

    秦磊: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高兴相会在杭州的萧山,我昨天晚上出去了一圈。我看到周边开的大车比较多,让我想到了物流行业小小的福利。今天是惊蜇过后,可能是众多物流行业里面第一个大节气,也是“两会”在开,我受组委会的委托组织接下来的圆桌论坛,我希望借助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跟大家探讨一下2014年的所思所想。2015年已经走到了地十周,我们怎么在接下来的新格局、新常态下,怎么转型与升级的思路。今天我们特别荣幸请到以下几位参加圆桌论坛的嘉宾,他们是:

    万华化学市场部总经理助理苏彩玉女士;
    辽宁远通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海燕女士;
    山汉物流集团总裁李岷先生;
    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俊先生;
    完创物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嘉华先生;
    上海网盛运泽物流有限公司总裁袁国锋先生。
 
    我在准备这次话题的时候,特地看了一下“两会”的热点,“两会”有一个热点是说徐冠巨提出如何用信息化打造现代物流体系。这里面有几组数字,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但我还是想把这些数据挑出来。第一个数字是今天物流占整个GDP的18%,我想四年前我做调研的时候,就是18%,到今天还是18%,在发达国家差不多是10%左右。还有一个数字呢?我想大家可能没有注意,是比全球的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甚至于高过很多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另外谈到了在这里面有超过1400万辆卡车,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的卡车数量1.555辆,在这个行业背后要养活超过1亿的人口。另外还有一个数字可能大家没有特别关注,就是在今天,我们的物流成本占整个商品销售额的9.1%。最近一段时间,看到大家都到日本买马桶盖,日本物流的成本占商品总产值的5.1%。另外还有一个数字是说在今天整个生产成本上,在中国物流是30%到40%。同时的话,在发达国家是10%到15%。另外还谈到我们在美国看到的是平均一辆车每天运营公里路是1000公里以上,而在中国平均是300公里以下。这些数字不仅是关注到物流,而是物流如何支持企业的发展,如何支持行业转型。第一个问题还是给到黄总,我知道黄总研究经济,既然讲大势的话,还是要从经济的角度做一些预判。
    黄嘉华:谢谢秦总!最近我们看到一个TFP,这是去年年底世行专家提出的最新论断,它是指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能增加的税的部分。全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本,一个是劳动力。他们做了1900年到现在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1990年到2000年2%,2000年2013年是10.2%,预计2014年到2020年8.6%,那么另外一组数据很可怕。我刚才讲了两个要素,一个是资本,一个是劳动力,资本整个浮动幅度和刚才讲的很相象。但劳动很可怕,1990年到2000年2.5%,2000年到2013年1.2%,但是到2014年到2020年是-0.3%,现在劳动力尤其明显。分析一下物流的盈利状况水平,一个是毛利率,一个是营业利润率,毛利率是由整个市场的经济决定。这个已经是既成事实的,劳动力-0.3%就证明了我们如何优化企业内部以及如何有效把企业内部一些低附加值做有效的外包。物流企业讲供应链是什么概念?是我们和外包的关系,其实物流很多方面也可以外包,包括下午开理事会讲很多联盟的方式。所以,这是通过劳动力的优化和转变提升整体的营业利润率。这是我看世行引用了中国大工业基地如何在物流企业使用的方面,先讲这些。
    秦磊:每次跟黄总这边都有新的名词,我第一次提到TFP。刚才谈到了资本,谈到了劳动力,特别谈到的是如何做专业的事情,怎么去定位核心战略,把该外包的外包出去。我看了一下台上,可能来自货主单位的,就是大家都紧盯着的是来自万华的苏总。我也看到,今天刚刚发布的国际五大化工石油巨头,谈到了2014年财务状况,好像对2015、2016年有比较大的影响。苏总在引导万华物流的时候,请苏总给我们分享一下!
    苏彩玉:非常感谢主持人!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公司。我们公司原先叫烟台万华股份有限公司,去年改名叫“万华化学”,这意味着我们公司从国内的一个化工企业开始迈向世界。万华化学是成立于1998年,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从1998年到现在经过十几年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MDI供应商。同时我们为了在MDI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现在开始向MDI上下游产业延伸。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拥有烟台工业园、宁波工业园和匈牙利的工业园,还有青海、成都等的5个研究基地,全球都有26个办事处,有一万多名员工。我们烟台从14年4月份石化产品开始投产。
    刚才说挑战,其实这个对我们也是全新的挑战。因为我们以前的主业是MDI,现在开始向石化行业延伸。石化行业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行业,包括石化产品的运输。我们在招标采购环节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已经跟很多运输企业在接触了,今年起码石化产品运输标准就是ISO、QRS的认证,我们传统必须是认证的企业,这和过去就是很大的区别。刚才刘总说的,我们也是秉承着一开始高标准、高起点去进行的。
    秦磊:刚才苏总这边,我听到一组数字,首先是说有五个生产基地,遍布26个国家,大概一万多名,这就是谈到了如何进行网络布局。另外也谈到了新的产品拓展,今年会进入到石化产业,尤其是随着烟台工业园的投产。其实,在这个领域对于物流运输的要求和以前不一样。春节之前,我有幸去过万华,也知道苏总在这边想得更深更远,尤其是这些新的产品上线的时候需要对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不仅是运输物流企业,同时包括收货方企业也有很多新的要求和新的思考。所以,苏总,能不能再补充一下?
    苏彩玉:我们未来会更注重的是一个整体的物流解决方案,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运输企业一条线路的报价。刚才也说到,我们追求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但我们更追求的是安全的绝对保证。在这个“安全的绝对保证”当中有运输企业的管理问题,还有信息化、可视化管理问题。包括降低成本,更多的是整合运输优化、运输网络的优化,物流方案包括仓储的优化。所以,昨天我和一些运输企业接触的时候提到这一点,我说“不要报每条线的报价,最好是做一个解决方案做比较”,我更希望降低成本是从各个环节,从不同环节当中优化解决成本。运输成本的信息化管理也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秦磊:您对安全这边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苏彩玉:我们公司的话,其实安全部仅仅是运输环节,我们公司有自己整体的安全体系,就像刚才演讲嘉宾说的,有安全管理体系,有EP的管理体系,包括我们国家法律法规,构成万华的安全管理体系。在这个安全管理体系当中有很多很熟悉的名词,包括安全文化、安全理念,所以说,在我们公司的话,安全是一等大事。对运输安全,公司对我的要求是零事故、零上海。所以,我们对企业招标的时候首先会有资质评估,这个环节安全是一票否决。
    秦磊:为什么后面又加了这样一个问题?上次我去烟台万华所有的讨论建立在“安全”这两个字的基础之上展开的深入讨论。苏总经常跟我说其实问题做到安全这件事情,企业做了很多,想了很多额外的事情,特别是怎么样从防止安全事故的角度研究法律,研究公检法相关的事情。在台上的嘉宾中,我了解到有一位是物流新兵,尤其是危化品的新兵,跟我相比起来已经是老将了,但他是跨界思维看物流这个行业,因为在他的整个履历过程中有一个非常亮丽的履历是做过律师,也是沈阳市的人大代表。我想请问一下,您看到我们谈的物流要求,您对物流行业的认识以及对危化品行业有什么见解。
    赵海燕:谢谢主持人!在这里我首先想感谢一下中石化。因为我在中石化也是新兵,我们是东北企业,我们公司总部在沈阳,主要从事是二、三、六、八类的运输。在2014年,我们进入了中石化,为中石化运输。在整个给中石化运输过程中,感觉受益匪浅。首先我体会到一句话,能走多远是跟什么人走,能飞得多高,也是跟什么人飞。在和中石化的合作过程中,中石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所以,2014年,实际上管理上我们公司有质的飞跃。
    主持人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阐述一下对危化物流行业的看法。我以前是从事律师工作,做危化物流时间不是很长。谈到了法律制定和法律应用的问题,法律制定和法律应用都是来源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制定的合理性对我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根据我这几年的运输实践,我认为中国的法律尤其是《安全法》制定越来越完善,对物流的管理来说基本上是已经达到了很完善的程度。因为2014年到2015年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而且相对不是很稳定,特别是张总,在会议上也说了要建设绿色环保安全运输的理念。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的问题。这个法律法规探讨有哪些呢?我是跟大家探讨一下,不一定说得很对。有一个是“一车一品”,就是一个罐只能拉一种产品,这是否符合安全环保的理念问题。大家都知道产品的总量是有限的,这个“一车一品”就涉及到成本和运力的增加。在环保上,是不是也出现一些问题?因为这样车辆会大量增加,运输的公路建设、车辆增加上,可能会增加一些企业的负担,而且对绿色环保来说,我认为并不是最佳的状态。
    那么怎么样能既保证安全,同时又让我们降低成本,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的解决,仅仅通过物流公司本身个体呼吁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就涉及到物流协会的平台。我知道物流协会是物流行业的声音,为我们阐述一些尤其是对国家产生一些想法。同时在整个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因为物流行业一直是属于传统行业,国家重视不是很够,但是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慢慢变成了服务的行业。
    这就需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就目前而言,现在大专院校也有物流专业,但这些专业的设立,我觉得有些地方并不完全符合现在的发展状况。这就是蔡进会长说的协会也要在人员培训上加强,我真的特别期待这件事情能够完善下去,同时对我们有很大的提升。这个培训不仅仅是管理里面的培训,包括司机的培训。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物流行业,我们都知道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现在靠单打独斗:首先容易产生恶劣竞争,其次是浪费资源。有一些整合和必要,像我们公司建立ERP系统,我们整个开发和研究将近一年时间,而且研发已经,并不能完成符合我们公司整个的运作程序,因为ERP的研发程序并不完全懂得物流,所以,只有物流行业的相关科技人员研发东西,才更符合物流行业的发展。
    此外大家都提到了合作的问题,这里包括了和物流企业界合作、上海之间的合作,大家打造强强联合的队伍,就是企业链的竞争,而并不是一个企业的竞争。这就是我的看法,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大家!
    秦磊:赵总讲的特别好!尤其是前两段,一听就是律师的语气。我觉得第一点谈到如何解读安全的法律法规,我在听刚才赛科刘总谈的时候,他特别谈到了怎么样对一个企业分析,不断优化提升它的合规性、安全性的考核。我觉得每一个企业,特别是在从事危化品相关的企业都需要考虑如何建立起对企业安全运作的治理框架。在这个治理框架背后,如何有效评估相应的风险。既然安全事故可能没有办法100%的杜绝,那这上面如何通过框架让大家知道你做了什么?你怎么做以及不断优化的路径,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二,她谈到了国家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是不是很合理,是不是只是一些定性拍脑袋的方法,尤其是“一品一车”,我们想想,今天在广大的物流这边空载率都超过了40%以上,如果规定“一品一车”就造成了物流是单动的模式。刚才我们也听到赛科的刘总通过一些实际的创新项目,通过数据,通过优化流程,能够把以前的次数若干次降低到后面的若干次,但对安全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其实,看了今天早上刚刚颁布的危化品名录,秘书长说很伤脑筋,但如果“一车一品”这么武断地去做,后面执行起来很难,此外这里面有很多值得被提升的空间不会被提升。这些都需要数字做支撑,才能影响相应的规定优化。
    第三,谈到了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不仅是管理,还谈到了运作、司机,第四点谈到了不要单打独斗,第五谈到了建议和看法。我特别想说一下,袁老师是中国海事大学的讲师,也有幸2013年有幸参加中美物流的交流。
    袁国锋:感谢大家来到杭州,因为我本人是杭州人,但在上海求学工作了二十年了。今天谈这个话题也非常契合,我本身做化工品物流的原因是对化工这门课的爱好。主持人刚才问道了人才方面,谈到人才,首先要谈谈工具前面一些嘉宾讲到了,我觉得对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讲到了平台、生态,赵总讲到了与企业链之间的竞争。我在想,有没有能够一揽子决定的方案。我们经常在讲危化品,应该说我们参与跟踪或者说实践已经将近二十年了,感觉就是在原地大转。刚刚有湖南兄弟讲到了跟对企业,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他做非常好。我们很多企业也是跟对人,跟着中石化销售公司,太多太多了,他们怎么办?他们的空死率40%,他们的人才怎么去比。危化品这个行业有高大上的企业,但是大家一致认为安全是第一位,有那么多的中小企业,秦总讲了每家1.5,我们能不能用这种模式、这种方法一揽子解决,政府买不买,上游企业买不买,我们的物流承运驾驶,包括刚才讲到的供应链经营领域里面的车辆、保险如果我们没有好的武器系统。
    刚刚秦总讲到了传化,讲到信息平台,他就感觉平台的重要性。1月份工信部联合法文,说在委员要打造八到十个五都的电商平台,这是一个方向。刚才讲到大数据、供应链、联盟、企业链、金融、保险,甚至在线在读的监控、透明,用什么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能够一揽子解决。我觉得很时髦的两句话,跟对人,找对平台。
    大家是做物流的,平台很多很多,放眼全国,但凡跨界过了或者说做物流不太想做了,但又误得非常深了,那种人不是资金背都想做,联盟可以做平台,搭金字塔。但我也接触下来,但凡物流的联盟,们盘很低,但是天花板也很嘎。无法整合这个企业链上所有的参与者,他都讲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刚才听到了鸿胜物流,他也是在区域里面、局部里面修改这样的味道,他是一个生态,他非常完整的解决了他的一些问题,包括问题,这个企业也仅仅只有他,我们大多数人危化品、中离心企业,我们需要一个平台,他只要搭上这班车部分接着就的。他对接了淘宝和天猫的电商,到今天飞速发展。可以说今天他80%的业务来自电商。所以,我的观点是企业怎么合作,自身怎么提升,都无法完美地去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除非刚才讲的特色背景或者说非常小,一车一车,如果不对接联盟。我们中国也提到了很多甩挂联盟,但如果没有大数据,所有的企业追求的一定不是利润多少,因为本身这个行业利润还是可以的。首先他一定是追求安全,能减事故的严重,。如果有些企业保险赔不起,甚至会引起一些亏损。
    我们在那么多的层面中都可以很宏观的讲,我们需要联合起来做这样的平台。这个平台更多的是需要大量的交易产生的,交易为驱动。屋漏平台门槛很低,原因所在就是没有交易,有了交易肯定有金融产有业绩。日本说这样的物流平台和大流企业对接的话。这样的话,在这样的系统里面能够优化,能够尽可能做到专业化,刚才讲的一车一品不太可能,因为现在业务不是很专业。我还是希望会场平均,能够联合平台,把他们拦截起来。形成这样的联盟去对接物流电商,交易平台,这样的话,通过这种大数据技术手段,联盟的力量能够解决指引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秦磊:谢谢袁总!我本来希望袁总讲人事指导,他抛到了一个更高的,要有需要有好的武器,好的团队,在这里面以交易为驱动,平台为支撑。但信息化到底有什么样的要求?要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在这里面怎么平衡每一个从业人、组织和专业化的关系。春节之前嘀嘀和快的结婚,大家都知道。在这面也有一些数字,随着嘀嘀专车和快的专车的出现,使12.1%新的就业岗位出现,同时96.6%的司机普遍通过专车的应用和专车的模型提高了收入,其中39.2%的司机能够提供收入30%以上。但是这背后又是一个思考,因为我们打车也好,专车也好,就是三件事,招手,上车,下车,付钱。我们如果平均有1.55辆车,有没有可能对人做一些深入分析,能够有机会把企业,尤其是车进行小微化的管理。再融入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专业的要求!我想这个问题问李总,您一手创办企业,这方面的思考非常多。
    李岷:我觉得现在的市场还没有出现供大于求,很多产品依然是很不合格的车辆。打个比方,我用上海专用车到城北,可能400块钱,但是现在市场可能350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很多东西是被不规范的运力占有了,这个整治力度应该要跟进。为什么我们国家的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高这么多,我们是占GDP的18%。同样的一部奔驰车,一个车头,在我们国家,一个车头一个挂,发达国家两个挂怎么比。我觉得物流成本这块,还是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无论是RQAS也好,还是QS也好,比如说刚才提到的为什么同样的车头国外可以两个挂,我们只有一个挂?不要说甩挂,自身投入的车到广州,要发回广州,人家350元就走掉了,人家400元,我不需要和这些不规范的竞争。但是怎样把这些不规范的竞争,国家有很大的力度,让他们的犯罪成本会更高,所以他们不敢去使用。我觉得没有350元能跟我竞争了,我是很正常的收入,可以有更多的利润,我就完完全全更好的、贵的发展自己的公司,我完全可以拿出利润向发达国家挖掘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不用走弯路了,直接就把发达国家的理念也好,管理水平也好分享就可以了。但是国内存在不是合理的竞争,没有国家政策来辅导,我做不过他们的,成本就死了,他们350元还有利润。我记得二十年前广州到上海,是550元一吨,发展到今天可能只有380、480元了,劳动力成本都涨了很多倍了。其实,我们的专业市场,我们的危险化学品货物如果是正规的有资质的运力,运力还差很多,但现在很无奈的就是这个蛋糕被很多不规范、成本很低的竞争者拖住了我们的后腿。
    秦磊:谢谢李董!其实,李董特别希望在行业里各种各样的力量带来规范化的运作,规范化的运作可以使这个行业变得更健康。张总,您是国字号的企业,有什么补充?
    张俊:刚才主持人说到了我们这个行业的问题,在危化品行业,我个人有一个建议,首先物流行业肯定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我有幸和北京、天津、重庆的政府,他们的化学品规划做过一些沟通。所以,从物流目前的成本和安全因素,我个人理解不一定对,可能跟之前的历史遗留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历史遗留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说危化品企业的布局分散。因为物流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有需求才会配套资源建设。在此之前的过程中,因为我们的需求是分散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资源配备相对来说比较分散。第二,我们看到国家其实很早就关注了危化品入园区。我个人有两方面的见解,第一层面危化品企业进园区是为了进园区而进园区,它是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过程中,可能园区生产企业的关联度不够,导致货物流向会大规模相互调拨,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危化品企业进园区。从目前国家规划角度,我们欣喜的看到,其实现在新的化学品园区的招商已经从产业链的角度开始考虑了,就是说这个企业生产的成品可能是下游企业的原材料,你就减少了运输的距离和环节,物流总成本肯定会下降。第二,再产生的过程中,你的规模效应就体现出来了。所以,我觉得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展,尤其是雇主,我们称之为甲方产业布局的合理和集中,我相信未来这是很大的驱动性会导致我们的物流资源集中,个人认为这是本质上会提升我们的效率。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做呢?因为现在的格局是一步一步的在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15年的经济新常态,其实很多企业成本的压力很大。在企业成本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甲方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纯粹单价角度来说空间已经很小了,下降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就提出了供应链整合的概念。其实在供应链整合当中,大家基本上达成共识,包括甲方和物流企业都在提供运力整合。但这个中间我个人提出一个观点,你企业的定位是什么,我做整合,是不是什么都要做,我个人觉得首先要对企业有定位,因为资源的情况,比方说拿中外运化工来说,我们对自己有一个定位,因为我们的客户群,我们的想法是做全国性的企业,包括现在的网络已经进入亚太区了。我们的核心客户是什么?比如说像中石化和一些外资企业,那么这些企业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的目标客户是非常大的,而且它是由网络化和规模化。甲方企业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要提高供应链优化有先决条件,他有很多工厂,他的很多climb的调拨,以及一系列的优化,有很多的供应链优化机会。还有市场上广大存在着中小企业,就做一个产品的生产,原料很单一,成本销售也很单一,这个过程中供应链整合可能不大。这里面就谈到了企业定位,供应链形成联盟,我非常同意。你怎么样形成联盟,把效率提升到最高。这个效率一个是资产的使用效率,另一个是运营的效率,这需要企业在整个大环境下整合考虑的因素。
    只有在这个方面达到了效率的最优,那么目前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中小型企业安全才有保障。如果纯粹的说安全,个人认为是不恰当的,比如说我只有两辆车,车都养不活了,让这些老板怎么考虑安全,它的安全一定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才会发自内心的考虑安全。因为我曾经和很多合作伙伴,有一些民营企业,我明显感觉到一些老板在企业上升期怎么把企业做大,规模上升之后第一考虑并不是业务,第一肯定考虑是的是安全,发生一起事情可能过去二十年做的都不够。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基于现在市场规模非常之大,那么我们的雇主企业,就是我们的客户甲方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我的建议是结合企业自身做好合适的定位,在这个定位过程中一定会联盟,包括物流企业之间,我们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在合作中要达到三赢:第一,就是怎么样通过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效率,提升竞争力;第二,通过合作,比如说中石化,给他带来怎样的供应链优化,降低它在整个供应链优化过程中的成本,甚至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帮助客户利用大数据的概念,给他整个工厂plain,以及生产、销售数据,从供应链整合角度,降低整合调拨,降低成本水平,这对中外运这样的企业来说是未来主要要考虑的问题。
    秦磊:我觉得张总讲得特别好!他最后把我们的讨论带到了战略和战术上面,谈到了一些关键词,第一是布局,第二是网络,第三是网络化基础上的规模化,另外还有一个需要去考虑战略定位,特别是具有龙头企业的战略定位。我们今天做物流的时候,不外乎是考虑目标,包括品种、价格、时间、地点、方式,为什么那么关注?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考虑这些事情,在这里面做到及时准确。第二方面希望能够安全,但这上面一定是成本约束之下的安全。第三件事情是希望稳定、可控,我们今天在做物流的时候,可能每天都会有波动,这时候做运作,要面对波峰和波谷所带来的变化。大家想一想,品种、时间、地点、价格、方式所带来的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稳定可控,主要带来的是运作成本。怎么样去真正能力降低库存呢?是需要在战术层面和上下游协作的,才能够有机会把这个库存给降下来,才能够有机会让这个货小一些。但是更重要的是说在今天把物流变成国家的中长期规划,在这里面把物流当成国家的基础设施的时候,需要去考虑的是战略层面的问题,特别是像中石化、烟台万华这样的强势优势企业,更需要能够跳出整个企业的范畴,来看我到底应该怎么带领我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战略的布局和战略的定位。在这里面,要思考的是到底网络该怎么建立,到底节点怎么布,其实同样的问题,在战略层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网络建在哪里,凭什么;网络建几级,凭什么;网络说建这几个节点,为什么。有了这几个问题,才有后面进行战术的时候,任何一个货进来,需要布到网络的哪些仓,各放多少,为什么。放进去才会涉及到第三个层面,出货的时候要从哪个节点、那个仓进行配货和调拨,在别人没有要货的时候,怎么完成货的出,最后才是车怎么走,完成货物的搬运。所以,我觉得今天在我们这么一个大的场合,其实上下游的生态圈专家、领导、老法师们都在看,在这里面的话,是不是能够多花些时间彼此思考,并且分享在战略层面上的考虑。这可能不能寄托与政府帮你做很多事情,很多是领导优势企业能够帮助上下游建立起这样的战略思考,那这样的整合可能才会更有价值。
    额外再做一个补充,大家对于信息化有很多相应的思考,我现在把信息化平台做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第一个点叫“平台”,平台完成的三件事情是连接、交互和沉淀下来的控制塔,连接是连接什么呢?连接的是企业里面、上下游之间的运作人员,交互的是整个作业过程中的上下游的衔接。控制的是这一票货之间有哪些点需要控到什么成四,如何进行定量的控制,这是平台所能够沉淀下来的数据,尤其是新鲜要做的事情。接下来是大数据、云计算,这里要考虑的是供应链优化,这时候怎么把企业的小数据和帮助企业做深度大数据分析和优化,而这个分析和优化出来的管理命题一定是管理命题,通常是在这个企业所关注的重要且紧急的象限,如果是重要且紧急的象限会通过很多额外的方式去做,很多时候不会通过人脑袋去算,整个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一定是通过重要且不紧急的象限问题。这里面输出的管理能力,回到真正在做企业核心管理运作的老法师们,那这是第三个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普通运作人员和平台打交道,管理人员和大数据打交道,完成战略、战术到运作的闭环,不断优化和迭代。
    今天讲的话题,我想明年如果再组织这样的论坛,明年再讲,今年是不是还要做同样的重复呢?还是会说有一些新层面的思考,就像用彼得笛儿的话说,我们是不断重复1到N的问题,还是有机会谈一些0到1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行业里谈到跨界,谈到新的力量注入,是有机会思考一些0到1的一些变革,而不止是144以下的创新输出。特别谢谢在座的各位嘉宾参与这样的论坛,也特别谢谢在座的与会嘉宾!我想在会议结束之前,我这边有两个通知,第一,是在座诸位桌上有调查问卷。其实,2015年最大的变化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有1.8亿的网民,有86.8的网民已经用上了手机,这些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可以在这方面做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