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上海化工区多项措施并举控制环境风险
2017-04-13   【打印【关闭】

    区域面积36.1平方公里的上海化工区,拥有关联度超过80%的55家石油化工企业、每年各类化工产品总产量达数百万吨。到2020年,上海化工区将与毗邻的上海石化连成一片,形成60平方公里的杭州湾北岸化工产业带,达到每年3500万吨炼油和35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成为亚洲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聚碳酸酯和异氰酸酯生产基地。要达到这样的规模,其环境风险压力不言而喻。

    “从国内外大型石油炼化项目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实践来看,只要认真履行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各项制度、操作规程,强化日常管理,是完全能够实现安全、绿色生产的。”上海化工区管委会环境保护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建立五个层次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事故废水不外排

    不久前,上海化工区刚刚举行了一场大型应急处置演练,目的是进一步检验化工区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完善化工区重大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演练假设拜耳公司HDI装置光气发生泄漏,拜耳消防中队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途中及时向化工区应急响应中心报告灾情并请求增援。拜耳消防中队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利用厂区固定消防设施结合水幕水带、屏风水枪等,设置防线进行稀释,有效控制光气泄漏范围。

    与此同时,固定式监测仪将监测到的数据传到园区应急反应中心的SAFER系统。SAFER系统通过模拟计算光气未来可能的扩散路径和影响范围,让应急反应中心提前通知下风向人员疏散。

    在园区方面,迅速启动由化工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急处置指挥部、应急响应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应急联动单位组成的五个层次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化工区应急响应中心全天24小时提供区内各类应急服务,并从3个层次构建预案体系框架。第一层为化工区应急处置总体预案,第二层为化工区应急处置专项预案(包括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火灾应急处置预案等),第三层为企业厂区、各生产装置的应急处置预案。一旦有事故发生,这三层预案将相应启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园区环境监察支队增援力量到达现场后,立即组织力量继续稀释降毒,并派专人利用仪器在下风方向进行不间断监测。最后,在灾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现场指挥部组织攻坚组实施堵漏,演练圆满结束。

    拜耳建设了一个容积达1万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池,一旦发生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可以将事故废水和消防用水排往应急池。这一事故应急池与化工区的污水处理厂通过管道连接。

    负责上海化工区内废水处置的中法水务污水处理厂建有2.5万立方米的事故水应急池。如果发生极端不利事故,还可将事故废水排入化工区的中央河。中央河全长24.5公里,可与外界通过闸门隔断并始终保持低水位运行,事故状态下可容纳约100万立方米事故水。通过企业、污水处理厂和园区封闭式人工河道三道防线,确保事故废水不对园区外水环境造成影响。

    建立环境风险和隐患排查制度跟进整改落实情况

    氯气属于剧毒化学品,一旦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但氯气在一些化工生产中却扮演了重要角色。三菱瓦斯化学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环保相关负责人龙向银介绍,他们公司每年的氯气使用量约2.5万吨。

    据龙向银介绍,三菱公司生产使用的氯气由化工区内的上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供给,液态氯通过管道输送到公司后进入位于气密室的液氯缓冲罐中。在气密室内将液氯气化后,通过管道送至光气气密室与一氧化碳合成制造光气,因光气合成中一氧化碳处于过量状态,参与光气合成的氯气全部被消耗。

    龙向银说,要做好氯气的环境风险管理,首先是确保工艺安全,防范生产过程中的氯气泄漏。同时,在气密室内、室外、厂界均设有固定式光气检测器,并配置相当数量的移动式光气、氯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器,一旦发生泄漏立刻报警并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此外,三菱瓦斯化学工程塑料(上海)有限公司还建立了应急管理体制,制定了光气、氯气等有毒气体泄漏相关应急预案,并成立应急组织,每年定期进行演练。“将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室设置为安全岛,在紧急情况时使用专用气瓶组向DCS室供气,保持DCS室为正压,确保在有毒气体发生泄漏的紧急情况下,DCS操作人员也可将所有光气消除完毕后安全撤离。”龙向银说。

    除了定期举行应急演练外,上海化工区还建立了常规的风险和隐患排查制度,采取企业排查和管理部门排查相结合的模式。根据要求,企业每周开展风险排查,并做好台账记录;园区环境监察支队每周对企业开展不间断的巡回交叉检查。

    同时,上海化工区还建立了联络员制度,每家企业均设联络员。联络员根据检查情况,整理、汇总各自负责企业的环境隐患、环保问题及其整改、落实情况,并在每周例会上进行交流,确保各小组掌握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落实情况,并持续跟进。

    此外,上海化工区管委会的环保、安全、消防、公安、物业等相关部门在每周一召开会议,汇报交流上周工作中发现的各类安全、环保、消防等隐患和本周工作重点,确保各类问题得到跟踪解决。

    合理产业布局严格项目准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昔日芦苇丛生的滩涂已成为引资245亿美元的黄金宝地,上海化工区目前是全国集聚跨国化工企业最多、开放度最大的开发区之一,英国BP、德国巴斯夫、拜耳、美国亨斯迈、英国璐彩特等一大批公司纷至沓来。在产值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上海化工区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上海化工区环保负责人介绍,上海化工区重视从源头减少污染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并在末端建立全覆盖的环境监测系统,对化工区环境空气质量和污染排放实施24小时监控。同时,园区建立了五个层次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及环境风险和隐患排查制度,努力将环境风险控制在最低,避免石化行业成为环境事故频发的“不定时炸弹”。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为全面落实环境保护部环评批复中的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要求,园区还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并逐条落实。

    首先,优化产业规划、合理产业布局。园区将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布置在靠海边的南区,严格控制同类规划项目的环境风险不超出已建项目的环境风险影响范围。

    其次,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园区通过有计划地招商选资,延长产业链,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环保、风险防范等因素,确定各类产品的规模。除入区项目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措施必须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外,上海化工区还对项目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的指标要求。  第三,建设区域风险缓冲区。按照区域规划环评批复要求,上海化工区在园区北面边界建成了长6公里宽250米的绿化隔离林带,有效减缓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最后,完善园区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定期环境监测。针对整体区域和重点企业,上海化工区委托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定期开展环境监测,监测要素覆盖空气质量、地表水、地下水、近海水域、土壤、噪声等方面。2010年,上海化工区建成总投资764万元的环境空气质量超级自动监测站,监控因子包括挥发性有机物、无机有毒有害气体等园区主要污染物。

    2013年,园区再次启动了总投资3400余万元的“上海化工区环境综合监管项目”,通过固定监测站、移动监测车、企业有组织排口在线监测、雨水排口在线监测、厂界和公共区域传感器监控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园区环境实时监控,完善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

    启动51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进一步提升园区环境质量

    根据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文件部署,2016年度,上海化工区共计安排环境综合整治任务51项,其中32项纳入上海市政府的行动方案内,另有19项任务为园区自我加压,进一步提升园区环境质量所采取的工作。

    目前,51项任务均已启动实施。纳入上海市行动方案内的32项任务,分成五大类。

    第一,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2016年实施的危险化工品运输监控系统、安全诚信信息系统、职业危害因素数据库等建设工作。

    第二,完善环境应急体系——园区污染源溯源工作已依托化工区院士工作站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污染扩散模型研究已结合化工区环境监控网络建设一并实施中。

    第三,园区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化工区南边界监测站和移动监测车建设工作已完成项目立项,正在实施项目招投标工作;区内所有企业雨水排放口和大气在线监测数据已完成接入园区环境污染监控平台。

    第四,园区严格执法监管,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针对易发生恶臭影响的企业加大执法监督,提高对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控力度。

    第五,园区化工特征污染物减排方面,2016年度共计安排区内24家企业实施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工作。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园区除了积极推进纳入上海市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外,目前还加大推进自我加压实施的19项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化工区环境标准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的课题研究已通过专家论证,进入最后总结和编制实施方案阶段。

    目前,园区LDAR(泄露检测与修理)第三方复核工作已完成了对园区内5家企业的复核,共计检测近15000个点,确保了区内企业LDAR工作的实施效果。

    在排放许可证发放工作上,区内在已完成13家主要企业的基础上,2016年4月又完成35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目前已覆盖区内所有污染物排放企业。同时,上海化工区开展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与监管体系研究工作,目前受委托方北京大学已完成了初期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