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韩国10家主要石化企业签署了有关业务重组的协议,包括大幅削减石化产能。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具润哲20日以石化产业为主题主持召开“关于加强产业竞争力的有关部门长官会议”,向因全球供应过剩和竞争力减弱而面临危机的石化产业“动刀”。
具润哲表示,已有迹象表明全球石化产业供应过剩,但韩企却在增加产能,甚至错过创造高附加值的良机,从而面临困难。只有削减过剩产能并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才能克服危机。
具润哲呼吁业界主动地、迅速地制定具体的重组计划,并承诺政府将不会袖手旁观,担起应有责任。
另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10家大型石化公司签署的业务重组协议,承诺将努力削减370万吨的石脑油裂解(NCC)产能,相当于韩国总产能(1470万吨)的25%。
韩国政府提出的石化行业结构调整主要有三个主要方向:减少过剩产能并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改善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以及尽量减少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
韩国政府要求10家企业在年底前提交详细的计划。韩国明确表示了“先自救,后政府支持”的原则。这意味着如果行业主动减产、追求兼并收购和整合设施,政府将用放松管制、财政及税收等政策来支持这一行动。
近年来,由于持续新增产能导致供应过剩,利润率大幅下滑,韩国石化产业正遭遇近年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
比如,丽川石脑油裂解中心今年3月从韩华集团和DL集团两大股东获资2000亿韩元(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2元),不足半年后又提出追加3000亿韩元的援助请求。由于过度依赖稳定的乙烯生产,该公司自2022年以来连续亏损,累计亏损达8200亿韩元。
危机并非个案。在石化企业集中的韩国蔚山工业区中,开工率从2021年的87%下降到去年的78.5%,今年更降至60%左右。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称,如果石化行业的低迷持续下去,韩国一半的公司将在三年内无法维持运营。为了保住整个行业,韩国必须将国内产能减少24%。
免责声明:
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版权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