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遇见大咖:安全高效低碳 铺就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08-01   【打印【关闭】
      大咖主持人:
      刘宇航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党委书记、主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智慧物流分会 秘书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 秘书长
      大咖嘉宾:
      刘   刚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
      顾   声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基地现场物流与投资支持负责人
      梁   良  阿科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亚太区物流总监
      丁力扬  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 化工园区事业部副总经理
      刘卓嵘  密尔克卫化工供应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杨文生  南京三圣物流有限公司 总经理
      狄勇猛  沧州宏川仓储物流有限公司 商务总监
      刘宇航(主持):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在跟大家正式开始头脑风暴环节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些情况和几组数据作为今天头脑风暴环节的背景材料。
      第一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当然已经发布了上半年的,我们看一季度的情况,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67.4亿元同比下降21.4%,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实现利润总额985.1亿,同比下降4.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891.2亿元,同比下降54.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0.7亿元,同比下降97.1%,伴随国家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上下游效益的分化明显加大,油气开采的效益有所增长,但下游化工行业的利润大幅下降。
      当前国内化工行业存在释放不足、整体需求不足的挑战,或者说需求不足的压力,实际上新增需求,接续能力不足压力的转变。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分会近期做了一组关于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相关运行情况的调查,我们来看看这个调查情况的结果,也是第一次跟大家分享。
      根据今年上半年调查发出问卷的一些问题,第一个从业务量层面反馈,与去年同期比较66.7%的企业反映业务量减少,其中42.86%企业反映业务量减少达到20%以上。也有19%的企业反映业务量有所增长。
      从营收情况来看,去年同期70%的企业表示营收有所减少。52.38%企业营收减少20%以上,也依然有14.28%的企业表示营收有所增长。
      从经营成本来看,有57.14%的企业表示经营成本增加,28.57%的企业成本增加在10%-20%,还有14%的企业表示经营成本有所下降。
      服务价格方面有53%的企业表示今年上半年服务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有47%的企业表示持平。在经营方面,有48%的企业表示经营比较困难,有38%的企业表示经营情况比较稳定,我不再判断这几个数据背后表达的意义,但是这组数据作为我们今天头脑风暴环节的背景材料,后面围绕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交流。
      从第一个板块来讲,感受到这组数据后,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数据调研情况来看,有的反馈增长,而且比例不小,有的反馈不变,比例事实上也不小,还有些反映增长的,这出现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带动了,这个行业的下降,大环境、大背景,又是什么企业没有变,更要研究的是增长的企业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这个过程中有生产企业也有物流企业的情况。
      首先先围绕刚刚说的背景环境请台上几位嘉宾共同交流一个话题,大家对今年上半年,站在各自企业的维度上去聊聊自己在工作方面对上半年情况的总结回顾,以及重点对下半年从您的维度来看,有什么趋势的预判和分享。
      第一个话题请几位嘉宾一块交流下,首先有请刘刚总围绕这个问题讲讲。
      刘刚:感谢刘秘书长,我们上海石化是一个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今年也是第51周年了,这是一个老企业但是能够体现出刚才宇航秘书长讲的一些数据的基本情况,在2023年整个上半年油价还是大幅波动,而且前段时间一路飙升,后面开始逐渐回落,但是也回落到现在七八十美金的价位上。
      成品油受国家调控所以价格相对合适,但是化工品的价格正如刚才宇航秘书长讲的数据一样,这确实是一路下滑,而且几乎所有的化工品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偶尔有几个小众产品,比如说像醋酸乙烯,因为光伏产品的发展,有一些盈利。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就是今年的乙烯,乙烯是工业的主要产品,石脑油和乙烯和价差让乙烯严重亏损,这都是不正常的情况,根源来自于哪里?我们分析下来还是来自于需求,需求没有像2022年想象的那样2023需求会增长的很好、很快,实际上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它的需求还是比较偏弱的。
      这就造成在座的物流企业跟着倒霉了,因为需求一弱总量下降,物资的流动性降低,物流企业就没有生意可做了,所以大家的利润空间就非常小了,很多企业都生活在生死边缘。
      但是我们必须得度过去,现在看起来整个全球的化工品都不景气,而我们国内又是一个制造大国,所以我们部分产品要出口,但是出口的产品大宗物料,通用的物料也是过剩的,只有一些比较稀缺的物料大家比较喜欢。
      所以一般情况下生产小众产品的化工原料企业效益很好,而生产大宗化工料、普货的效益就很差,以后化工类要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越来越精细,附加值相对来说比较高一点。上半年的情况如此,我们必须熬过去,相信曙光就在眼前。
      每个企业怎么办?第一就是降本减费、节约开支、降低能耗,因为现在能耗多很贵,不论是煤、天然气,当然煤炭现在价格下降了一点,天然气高峰期也过了,包括电费现在都很贵,能耗一贵企业生产很困难。所以没有必要开支的费用都得降低,招标再招标,招标的结果成本要下降,费用下降,这期间还要通过服务体现增值效益,这就雪上加霜。
      同时这也是各位公司提升内秀的好契机,因为你度过了这个艰难的困难期,接下来比别人有更好的一面能够展现出来。
      第二,就是通过内部控制,开源节能两方面,先节约提高效率,第二就是减员增效,现在人力成本越来越贵,所以大家开始想通过系统优化通过机器人、AI等等手段都上去了。我们在减员的过程中,这部分劳动力到哪去,有他需要的新型行业,新型行业会转移,还有一部分只能忍受工资低的收入,所以这也是大家共同承受的结果。
      第三,降本减费节约人力成本,就是一种系统的优化,优化工作非常重要,原来考虑单方面、双方面的,以后可能就是全系统的,整个供应链的优化,这方面就是靠物流企业共同帮助去做到的,所以优化工作是下半年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搞优化,一定要找到最方便、成本最低、工艺路线最短的效果,关键就是能够度过这个困难期“严冬”。
      在开源方面,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结合,原来很多企业单打独斗,现在联合共同进行生产,而且是差异化的生产,我生产的你不用生产,你生产的我不用生产。要和外部结成战略性的联盟,我们一联盟可能就是20年、30年,长期化同时降低双方中间环节不必要的开支。
      在这个方面给物流企业的提示就出现了,针对这个如果你竞争不到20年合约就失去了这个契机,如果在20年的服务过程当中你的服务质量差了,你也会失去这个契机。所以我觉得这从下半年开始一个巨大的转变。
      我就简单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顾声:谢谢刘总给我们的精彩分享,我也想从这几方面阐述下我这边的观点,首先从线下大环境,从市场上来看我们的确面临整体态势处于紧缩的状态。大环境对我们来说并不友好。第二,从化工行业本身来说。它对我们的冲击存在一定负面的效应,当然这有非常多的因素造成。
      看我们巴斯夫自己,巴斯夫在整个行业中处于头部的公司,这样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有挑战,相信我们很多同行在今年能够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在费用上,尤其是运营成本上,因为作为一个物流人在一家公司上处于伴生的状态,只能够说为我们的公司在保证一定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物流的费用。
      所以有几点跟大家分享下,首先从运营模式上来讲要往精益的方向上靠,要使我们的物流形成精益化,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得我们每步的运作,每步物流的过程,给企业带来一些增值的状态。第二,信息化的措施。相信大家到了2023这个年代企业一定都有了信息化的赋能,该上的系统都上了,该连接的也都连接起来了,但我们还要检查一下是不是端到端的运营模式,已经被我们完整的系统架构所覆盖,是不是还有些孤岛式、烟囱式的系统布局。是不是所有数据互联互通都已经在这个阶段完成。
      只有我们收集到一些有用的特征数据后,才可以对我们精益化的物流进行反馈来寻找浪费到底是在怎样的地方。除了这样一个信息化之后还有部分是自动化,相信大家这几年有一个共的共识,我们人力的成本越来越高。并且人力的潮汐、用工的潮汐也会出现在日常的运营当中。比如说逢年过节会造成一些劳动力的不足,这也是对我们运营的一些挑战。 自动化它可以很好的弥补由人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比如说自动化仓库、搬运的设备、感知设备、视觉、FID这些,来为我们企业得到很好的赋能。
      最后是我们的数字化,当我们的AI介入,能够达到让AI帮我们驱动我们应该在运营当中遇到的困难,一些突发的事件使整个运营更加平顺,并且能够预知到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这样的概念可以使我们运营回到一开始精益化的起点,使我们成本有进一步的降低。
      这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几点,谢谢大家。
      梁良:谢谢宇航总的邀请,这个环节先分享下企业的现状和物流公司的现状,我们看到的情况基本上今年大部分人认为中国出现通缩的情况,全球其他国家出现通胀的风险。我们公司对明年的预测认为全球通胀的风险会降低,基本上明年能够维持2.5%通胀的水平。
      整个化工行业来看,确实面临的压力很大,我们是做特种化学的,跟巴斯夫类似,但也有很多产品不一样面临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产品确实因为产能过剩导致开工率不足,但确实也有一些产品生意比以前更好。
      比如说面向太阳能、新能源的行业生意会更好,这跟中国产品市场或者是转型过程中有关系的。我们也听说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也是大幅增长,但是有可能传统的汽车行业出口是大幅下降,跟整个行业,有的地方是好的有的地方是差的。
      对于物流来讲,我们确实跟不同的合作伙伴做了沟通,确实有的保持业绩增长,也有是业绩大幅下滑的,比如陆运,我们有些公司30%以上有的甚至20%车是停下来的,但是有的是满负荷的,可能和他服务的行业以及采用的策略不一样。比如说有的招标,他宁可大幅下降也保持我的车辆全负荷运营,策略不一样导致结果不一样。
      还有一些模式不一样导致结果也不一样,比如说拿船来讲,发现到日韩相对来说价格从去年到今年大幅下降,大概“腰斩”可能和日韩本身经济不好有关系。但是到东南亚,虽然整个船运市场下降,但是东南亚下降的幅度没这么大,但是找船依然困难。说明东南亚的经济还是比较强劲的可能和中国产业转移到东南亚有关系。所以整个行业是结构性的变化,整体来讲都是疲软的,这是我的看法。
      丁力扬:先作下自我介绍,我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的投资公司,我们是二级央企业,我这个化工园区板块正好和今天会议主题有比较大的契合。
      刚才宇航秘书长提的正好跟我们化工园区板块服务的几个化工园区,我们给各化工园区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合作,给化工园区做水电汽热特别是化工企业做一些定制化的配套。
      物流行业也属于我们和化工园区和政府共同来给企业配套的一个板块的一部分,刚才几位专家、几位领导也都提了今年整体行业形势造成了我们危化品物流整体形势的有所下滑,包括营业额、利润率都有所下滑,这和行业大势相关联,各个园区统计的数据,行业营收数据基本上呈正比例、正相关,这是从上半年整体的经济形势,因为化工它有比较强的周期性。
      第二个原因,跟国家化工产业、化工园区政策有关系,去年国家出台了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化工企业要集聚的发展,要进入化工园区,各省也都在开展化工园区的认定。
      化工园区认定完后,化工企业它的集聚会增强,化工企业上下游关联的企业集聚在化工园区里,这样上游的产品就是下游的原材料,它在一个园区中集聚发展对我们物流的需求会有相应的降低,这对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和化工园区国家的政策,化工产业的集聚发展,造成了我们物流行业有所下滑有微弱的影响,但长期大势有一定相关性。
再一个,我们化工产业都在追求成本低的运输方式,水陆运输和管道运输,这是我觉得整体对数据影响的原因。
      至于下半年化工的长周期性,上半年的停产保价很多企业都做停产保价,但是整体市场需且不变,所以说下半年开工率会有所上升,我估计下半年会有一定的反弹,我就结合这个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刘宇航(主持):刚才几位代表生产企业跟大家分享了在这样数据背景下的感受,听下来大家的感受是一致的,也能发现有时候很多数据和我们切身感受是有差距的。
      几位嘉宾刚才分享中有几个都是共同的,对目前所处环境的分析和办法,比如说刘总提出开源节流还是降本增效,以及像顾总提出从费用、运营成本上有效压缩,包括梁总也是这个意思。
      感受到我们作为上游企业对整个成本压力的增大,对整个产品市场收益下降的压力陡增,都在想办法突破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也在反问一个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定是个路径,但这样的方式能不能有助于走出这样的困局,这就回到刚才讲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前叫三化,现在叫四化,数据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方面,其实这些都是工具手段,但是我们大的市场方向是向这方面转型,这就回到刚才我们谈到说现在整个需求下降,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下降,比如说三新板块,新能源、太阳能等等一些新板块。
      但是说明我们现在目前甲方很多企业处在一个历史投资生产过程中同质化过于严重,而且我们现在整个市场的消费向着一个新产能、新方向去转变,怎么去配合或者迎合这个新方向需求可能是我们讲更有助于我们走出这样的困境。
      刚才几个专家提的一些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应急的反应,但是长远来看,可能整个产业结构要发生一些有效的变化,这是我们上游刚才几位嘉宾的感受。
      还有三位来自于物流企业的代表,看看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是怎样的,上游的日子不好过,下游的日子可能更难一些。
      先请刘总做一下分享。
      刘卓嵘:大家好,我来自密尔克卫,大家都知道密尔克卫是做全球化工一站式交付服务的,特别在国内我们的密度也很大。今年正好是密尔克卫成立25年,刚刚过去的7月13日也是密尔克卫上市5年的一个日子,今年一季度确实我们也经历了历史上最难的一季度,密尔克卫上市公司季报也公布了,一季度我们的收入下降了23%,利润下降了19%,这个数字跟我们预算的差距确实还是非常大。
      当然去年在我们四季度的时候,我们也预计到今年会比较难,不确定性很大,所以说我们今年的战略盘整,精益成长,所以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实际上我们还是在一季度稳住了阵脚,也做了内部的精益化,组织的经营线一系列的调整,降本增效,这对庞大的组织来说是必须的。
      密尔克卫在一些新业务、新板块上也逐步显现出前几年资源投入和布局的一些新效应,因为传统板块我们也跟同行一样面临着上游的客户停产周期的拉长,检修周期的拉长和整体产量和销量的下跌,我们都无法抗拒。
      但是我们确实在新能源板块和一些新的站点、新的业务上,对集团的业务产生了一些新的积极贡献。去年疫情的时候我们开始积极的做全球化,在今年的一季度我们实际上海外新加坡总部已经有100多人,我们在海外实体的交付能力包括海外实体的仓库、海外实体的车队都已经建立了,特别在东南亚这块新业务我们整体对客户一站式交付能力成本的控制上和客户体验上也得到一个正面的效应,所以说这也是得益于全球化的一个战略。前几年布局了一些新的站点和仓库,在今年上半年也有新的投产,所以新增的这些站点收入的拉动对集团也是一个正面的贡献。
      上半年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补短板的工作,特别是在客户体验上,因为在面对需求不旺盛市场下必定会有激烈的市场竞争,客户上游的压价对我们来说,我们要保住这样一个市场份额,怎么办呢?只有把自己的内功练好,我们做了系统的一些整合,包括我们在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我们内部面向客户的服务方面,我们也做了整合,原来我们可能仓库一个客服,我们运输一个客服,在面对客户的服务上,可能我们内部的流程也很长,这些方面我们都做了精益化的一些整合,使客户的体验感有所提升,这也为我们在一些新项目包括一些老项目重新的招投标上稳定这个市场,稳定这个份额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还有一些新能力的建设,因为密尔克卫原来没有夜审的船运能力,去年年底我们收购了一家公司,包括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沿海海运货代站点建设上密度比去年也远远加大,特别在一些北方地区,青岛、天津地区这些原来薄弱的一些站点上,现在团队的能力和服务能力也有所加强,所以我们也有信心,实际上我们二季度数据也已经看到,二季度起稳,到6月份我们一个月一个月比去年要拉近差距,所以说我们也有信心下半年能够完成跟去年同期的水平或者是超越去年实现增长,到年底能够接近我们的预算目标。
      杨文生:秘书长好,各位在座的同仁好,我们南京三圣是一家传统从事危化品运输的物流队伍,从一季度来看,因为从去年12月份国家疫情放开之后,应该讲国民经济的消费在逐渐恢复,国民经济常态化的运行也在不断的恢复,加上一系列政策影响,我们是跟随着化工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感觉到一季度应该讲是一种恢复性的增长,化工企业的开工相对好一些。
      从我们运输行业的订单来说,一季度总体来说能够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进入二季度以来,我们突然感觉到急转直下。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的增幅是5.5,6月份6.4,应该讲是非常不容易,当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相对于去年同比,去年一季度跟二季度是上海疫情最重的时候,这个增长还有一个指标就是CPR,连续几个月一直在下降,6月为0了。下降为0了,国际上有一个惯例,通缩就必然形成了。
      到了2月份开始,我们感觉到订单的下降,感觉到困难,我们也紧紧的跟随着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更多的我个人感受到是出口的不力,因为到5月份国家出口下降,按美元计算下降到7.5,到6月份下降的是8.3,如果按照美元计价的话是12.4,像主要经济体的出口,6月份也呈大量下降趋势,美国下降到23.7,欧盟下降到12.9,日本下降到15.6,韩国下降到18.9。
      主要经济体的下降,我们制造业出口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西方的脱钩,另一方面表现在海外市场需求的萎靡,我们也感觉到寒冬来临。包括今年二季度的增长是否是今年的高点,这个我们也在看。
      作为物流企业来说,下半年怎么过,我们也是觉得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跟随国家的产业政策,特别是我们要跟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7月14号我看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文主题是民营经济的壮大,31个方面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我想这是一个政策红利。
      根据我们国家去年召开二十大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说,作为企业来说,根据制造业的发展肯定要跟随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数字化经济发展以及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去把大步骤踩到位,如果大步骤踩不到位的话,我们再做任何的努力可能也是于事无补,对内我还是站在刘总讲的挖钱降本增效。
秘书长,谢谢!
      狄勇猛:秘书长好,各位在座的领导和专家,大家好!我是来自宏川智慧,也感谢中物联的邀请,能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们整个化工物流包括整体发展方面的想法。
      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宏川智慧,宏川智慧总部在广东的一家以码头仓储等其它相关服务的一个综合物流企业,它是2018年在深圳的主板上市的,今年已经上市刚好第5年,也是我们整个宏川集团成立今年也是刚好第30年,也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目前我们公司整体在全国的布局,在环渤海湾目前有潍坊和沧州,在长三角目前有南京、常州、常熟、南通以及太仓,在东南沿海目前我们在福建的泉州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这边,广东的中山和东莞,以及我们成渝经济圈目前在成都,总共目前是有13个码头仓储的项目。
      整体来讲,在我们整个码头仓储这块来讲,这几年发展的还是蛮迅速的,也是在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披露过程中,我们今年的营收也是有一个将近40%的增长,但是这其中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我们整个发展策略就是并购的发展,像我们刚才提到的13个仓储基地,有9个是在我们2018年上市之后并购来完成的,也就相当于我们基本上每年都有一些新的并购的项目来加入到我们宏川智慧整个发展的阵营中。
      宏川智慧是以码头仓储起家的,因为码头仓储是依托我们稀缺的码头暗线的资源,尤其在我们长江大保护这几年,很多落后产能也面临着淘汰,因此说如果想在整体液体、化工品、危化品的一个码头仓储领域能够提升行业影响力的话,如果说从自建的角度,它的投入大,周期长,所以说并购可能是一个比较快速能够见效的方法。
      其次我们认为在仓储领域,你不能以仅仅的一个仓储,简单的一个服务提供为主,这两面我们也开发了一些新型的服务模式,比方说我们依托在全国整体的布局,开发了一个叫“通存通兑”服务模式,什么意思呢?像我们在银行里存钱一样,你在一个地方存,在其它地方都可以取。
      我们比较成功的在甲醇这个领域,像长三角各个基地,你在我们任何一个仓储基地存储甲醇的话,在其它的仓储基地都可以来进行提取,这样就可以为客户大大的节省物流成本。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一些包括物流的供应链管理,还有一些保理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一些增值化的服务,来增强客户的黏性。
      整体来讲,就像前面几位领导提到的,我们整个发展目前来讲面临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我们在液体危化品的仓储领域、安全、环保,今年政策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各个企业的一些安全投入也是越来越多,也要求我们在这个情况下进一步降本增效来提升发展。
      目前整体来讲以码头仓储为主,同时也开发了化工仓,两大主业并头发展。在化工仓这个领域,我们还算一个新手,要跟密尔克这边多多学习,但整体来讲像中物联组织的各种类型的行业会议,也是一个很有效的能够把整个物流的上游、中游、下游联系在一起,让大家整体对整个各方面的发展有更全盘的了解,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进一步的升级。
      刘宇航(主持):感谢三位嘉宾的分享,三位嘉宾代表物流领域讲了刚刚的感受,大家听下来后,共同的认识就是,现在物流企业压力相较疫情之前压力更大,而且在持续增长,市场的变化也在急剧的发生新的情况。
      我个人听下来的感受,在座台上三位嘉宾的分享是基于本身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和规模效应的基础上,所以他们现在有效的缓解需求不足带来的经营压力有三个方向是一致的,或者说三个方向的特点。
      第一,向资源型的转变和发展,一个是宏川狄总讲的还有一个是刘总讲的,这两个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可能对资金方面的使用相对充裕一些,所以投资一些园区、仓储,这些回报逐步有所体现,所以资源型的一种发展,可能是将来我们形成有效抗击、抵制整个经济衰退或者市场型衰退的方案。
      第二,向国际化拓展,刚才讲到两个企业都有这样的思路,杨总他们是做道路运输为主的企业,但我也了解这几年一直在做国际的,发展货贷这些方面,实际上也是国际化拓展的思路。
      刚刚也讲到,这几年国内经济虽然看似基础盘很大,但实际上这两年我们向国外拓展无论是国企央企还是各个企业来讲都有这样的思路,这可能也是一个出路之一。
      第三,信息服务、模式效益,这个大家都有这样的体现,在本质的业务之上如何进一步增加和丰富我们对客户方提供的服务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增加我们创新的能力。
      相应的企业一个是经历时间比较久,二规模化比较大,但对我们在座的嘉宾和物流企业来讲,公司的规模相对还没有形成这么大,如何进一步优化整个化工行业的市场,发挥我们大企业和兄弟企业之间的链接作用,减少竞争加强合作这个方面,对一些中小型企业这方面的发展是相对不错的出路。
      从上游刚刚几个嘉宾讲的,公共业产品的差异化发展其实对化工物流来讲我们也要做差异化的发展,刚刚讲我们有些资源的企业要加重对资源的使用和能源效益的拓展。对我们一些企业,差异化做一些定向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加强企业经济衰退或者市场经济不好的环境,这是听完几位嘉宾发言的感受。
      回到今天对话主题的第二个环节,我们一直在提会议主题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科技和供应链,作为供应链现在发展达到了共识,这个供应链发展是我们必然一个转型的方向。
      而且看到外国供应链发展要比我们早很多,现在都在谈供应链的转型,供应链一端创造价值一端放大价值,这是我们实现供应链的目标或者是供应链的价值所在,围绕这个话题想分别请几位,从供应链的感受,如何加强或者强化企业供应链这方面。
      将来投资的企业要具备什么样供应链的优势,围绕这个方面请几位嘉宾做一下分享,首先请巴斯夫的顾总,因为巴斯夫这几年在供应链方面转型发展很大,看看您对供应链方面有什么感受?对我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有什么新的要求?
      顾声:巴斯夫从供应链这边我们走向更加全球化的状态,同时我们也在使用数字化的工具为我们供应链做一个赋能。
      我们得益于数字化的一个优势,第一是我们端到端的透明性,随着各个系统感知工具的使用,无论货物在哪个节点,在运输状态上也好在客户端的仓库也好,还是在我们内部的仓库也好,从大循环到小循环,每一个循环透明度可以让每个人看到一个状态。
      第二,基于目标 kpi 或者是说我们的一些战略的导向性,使一些供应链能够更加向我们的目标靠拢,前面说的端到端的透明性,根据这个透明性,那我们也通过一些IT、OT的技术采集到所需要的一些参数、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目标导向,我们通过很好的及时的调整,快速反应以及算法的优化,能够更完美的达到KPI。举个例子客户的及时性,尤其服务于一些汽车的客户,汽车客户的及时性要求非常高,有just in time的要求,既不能早到,也不能晚早。
      这对运输来说这一个环节是非常高的要求,我们得益于TMS、地理围栏的技术,包括路径的算法、天气的影响,道路的感知性,通过这一系列的赋能,能够让我们运输的团队满足客户交期时间窗的要求。
      第三,我们的自动预警功能。拿运输端举例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我们在交期时可以预见到道路上发生一些事故,比如说交通事故,亦或是我们夏季会遇到一些暴雨、极端天气的影响会导致交期的不及时。这部分通过数据的预警及时避免这样的一个情况,满足客户交期的情况。
      最后一点想分享数字化带给我们的赋能。
      我们生产型企业都会做供需的分析,原来通过传统数据的收集并不是那么的具有一定的敏捷性,但是如果说在一些数字化工具的赋能下,一些算法的加持下,使我们更快、更迅速的刷新数据的频率。
      以及根据每次后端人工调整的感知,让系统代替我们完成大部分的调整,整体前置的计划得到较好的落实,这样也优化了后端运营能力的体现。
      这些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谢谢大家。
      刘宇航(主持):感谢顾总,请丁总谈一下,因为咱们是做投资方向,化工园区经营建设,这当中一定涉及到对供应链,投资园区建设过程中,供应链运营的思维,想问问丁总,您对供应链未来投资或者影响管理方面有什么想法?
      丁力扬:我的看法就是化工园区因为它是一个化工产业集聚的地方,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共享的,当然供应链是其中的一部分,每一家化工企业,集聚到这个园区的企业它都有一定的产业定位,它的好多原料包括它的产品以及需求的一些设备,一些检维修的服务这些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它供应链的需求有很多共性。
      首先从化工园区这个层面上要做好企业、供应链,公共共享部分配套的建设,包括硬的和软的,硬的是补齐短板,需要园区层面给企业做服务的短板要做好。
      其次打通园区内外数据流和实质货物的流通,供应链体系的流通。它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园区内部,园区内部很多企业它的关联性很强,刚才我们说物流影响时提到,上游对园区另一家企业是原材料。
      在之前有很多园区它没有以一个园区的概念来看待整体的体系,很多企业没有沟通,甚至这家企业有某些产品可以作为下一家企业的原料都没有做完整的沟通,生产的调度、匹配都没有做完整的构建。如果在园区层面打通内部的数据流和园区的数据中心,我觉得对于企业供应链的发展有非常好的好处。
      第二就是外部的,基于刚才提到的硬件的配套设施,我的仓储,共享平台的建设,外部的一些企业集中需求的,比如说这几家企业都需要甲醇有做MTO的,有做聚甲醛的,都需要甲醇,原材料可以从园区层面做供应链的统一,降低企业成本增大它的采购量,包括运输的成本。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刘宇航(主持):我们也想请一下密尔克卫刘总,请您围绕密尔克卫这个情况,刚才两位提到的数字化,对密尔克卫来讲,这两年在数字化方面做了哪些投入,给企业带来了哪些收获?
      刘卓嵘:密尔克卫很特别,我们IT团队是自建团队,我们整个员工团队当中大概10%是IT团队,所以说我们不断在做我们的数字化,从信息化到我们的算法化,形成我们的数据资产。
      我们也希望这些数据能为这些中间数据的一些提炼和分析,能为客户提供他想要的东西,他想要的趋势的判断,或者说给他设置一些仓储前置仓的数据指导,这是我们想做的。离这步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也不断做我们系统的整合和数据的抓取。
      另外,前面谈到供应链,客户想要的是最稳定的供应链,风险少不能断,性价比高,作为物流服务商来说,我们奔着这个目标而去。我们所有资源的投入和整个系统的设置,风险的预警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去设置。
      刘宇航(主持):  谢谢刘总,刚才三位嘉宾谈到基于数字化的供应链有哪些感受,从三位嘉宾跟大家的分享当中,共同的三个认识就是通过数字化实现了几个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第一个是通过数字化实现透明性,第二通过数字化实现供应链服务的及时性以及可靠性,特别刚才提到通过供应链如何实现新的共享化,回归到第一个问题企业如何精细化管理,尽量通过各种渠道来节约成本。
      围绕这样的变化想请刘刚总和梁良总,两位也算是负责物流这个板块。在新的环境下,新的条件下,二位将来对我们物流供应商和物流服务来讲有什么新期待或者有什么新要求,今天在座很多企业比较关注这方面。
      刘刚:针对这个供应链我还有一个想法,大家谈的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量化、及时化、可视化、信息化、物流化,四化还是六化,我觉得整个供应链从大的讲起来还不是这个概念。
      我们现在进入一种困局后怎么去破局,这个破局有一种办法就是使用资本运作的方法来破局,我们现在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取得了一点成效。资本运作就是我要将谁和我捆绑在一起,我们共同前进,我们来抵抗这个风险、风雨,我们才能走的更远,我们俩绑在一起走,走的更好,可能我们三家绑在一起,可能四家。
      就要针对自己产品的特点找到自己上下游的企业,但上下游的企业必须具备符合你的特点又符合他的特点,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举个例子上海石化生产碳纤维,我们想碳纤维现在不怎么挣钱,但复合材料比较挣钱,但复合材料需要我的原料碳纤维,我们就找到一家在头部企业复合材料做的比较好的进行股权方面的置换或者股权收购,通过股权绑定双方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我们就走的很远。
      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从现在开始已经进入到股权时代,这个股权时代一旦进去后我们就不再是简单个体化单打独斗的形态出现,而是一种交织的真正形式的供应链,什么是链,链就是把大家勾在一块才叫链,单打独斗怎么能成链,没法成链。所以以后大家可以从这方面多动动脑筋。
      第二,首先供应链方面要互信,这是我们缺乏的基础,企业和企业之间,人和人之间或者单位和单位之间,往往缺乏互信、信任,所以我们造成了很多隔阂,造成了很多矛盾、困扰。所以后面出现很多新的技术,比方说区块链技术,它就是消除大家互相不信任,所以产生了区块链技术。
      大家在信任的基础上凭什么要信任你,首先你自身得做好,认真的做事,安全的做事,合规的做事这是我们所有建立供应链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这个前提和基础,大家在互相增进自信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不断创新。
      通过股权互相的渗透,来让我们这种信任和基础更加扎实,这样我们捆绑起来,航空母舰出海就比较平稳,你们都喜欢宽体科技,降落的时候比较平稳,小飞机降落的时候会抖心里有点担心,这是同样的道理。
      我就这点经验给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梁良:其实我们现在在运输特别是危险品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痛点,特别是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痛点会更明显。
      第一是说有些流向和本身的资源不匹配,比如说我们在5.2仓库,它的分布和我们需要的地点不匹配,我要先放到刘总那,然后再运到常熟,有可能我再生产出来再运到上海,将来配送时再配送到其他区域,这个流向是不匹配的。
      但是我在我周边的区域又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资源,这不光是说仓库,比如说多式联运也存在这个问题,我要运到有些地方,可以用更低碳的多式联运的模式,但是比如说我运到福建,福建的码头就不能接受危险品,它就做不了危险品,这导致说我整个的运输成本也会比较高,另外我碳减排的可能性、机会也是降低的,这就导致说我整个的企业在物流成本包括绿色转型过程中都遇到一些瓶颈。
      另外就是我们供应商很分散,很难有集成性的供应商,一站式的可以解决各种物流模式,船运也好、散水运输也好、仓库运输也好、货代也好,大部分很多做危化品的是比较分散的,有仓储的可能就没有车,有车的可能就没有船,并且每一家的危险品,比如说他有车辆的上限,导致进一步要扩大规模还不一定能够符合要求,他就没这么多车辆,所以导致我找了很多供应商,供应商非常分散。
      这样在我整个的安全管理、供应商管理就会花很多精力、很多时间,导致的复杂度就会增加,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痛点。
      另外我们一直在想物流的供应商到底应该是重资产型的还是轻资产型的,这其实经历了很多变化,十几年可能都是轻资产的,现在发现越来越多应该是重资产的,比如说危险品,既是车辆运输,我们大部分希望说他有自有车辆,那这个安全管控可能会更容易。
      对于船来讲更是需要说他本身就有船,才更有利于我们的调度安排。对仓来讲,他要有一些自己的仓,而不是通过别人来做货代外包来运营。
      我们也在想到底应该是重资产还是轻资产,重资产可能很多公司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他可能分布的面、服务的面是比较窄的,我肯定要找很多分散的供应商来解决我资源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一个痛点,所以这几个痛点就导致我们管理的复杂度会增加。
      我们希望说能够简化供应商的数量,让我们的安全管控、供应商管理更简化,我相信未来肯定会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通过资本的运作会有更集中的规模、更大的供应商出现,能解决我们的痛点。
      刘宇航(主持):感谢刘总和梁总,两位从不同的维度回答了我们对于物流服务有什么新的需求,其实我觉得两位嘉宾讲的内容我的感受还是一样的,刘总讲的是互信和责任的问题,梁总讲的是物流企业一体化服务能力,其实他提到了轻资产重资产,我觉得还是信任和责任的问题。
      现在之所以希望我们的物流服务商自有车辆、自有仓储,为什么?
      第一,充分保供服务的需求。
      第二,责任上划分的能力。
      刚刚两位也谈到未来中国物流行业方式的转变,其实这在中国的国情,我们也有一定的变化,这两年网络货运平台的发展,这对化工行业还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去做,但是平台的发展方向从国际来看是比较成功也是比较成熟,但中国的国情,我们有很多法规有点滞后,所以未来我个人判断来讲,将来这种平台化企业的发展一定是一个新模式。
      还有很多很早参加过分会活动或者了解分会比较早的也记得,我们当时在2014年、2015年还牵头成立了第一批四方平台服务的企业,虽然现在没有实际的开展业务,但当时那个理念我们一直还是贯彻,希望将来有这样一个平台企业是轻资产化的,是能够有效的协同甲方和物流企业以及政府之间三方的关系,让我们这样的设备设施运转的更有效率,这个可能也是将来我们共同期待的。
      下面我想再请一下杨文生总和狄总,两位刚才作为我们物流企业的代表,我们刚才一直提到说我们要从加强管控、精细化管理,从两位的维度来讲,我们真正落实到企业层面上,暂时你们有什么想法来落实这个精细化管理和解决我们成本负担比较重的这个现实情况。
      杨文生:目前传统物流行业的情况,刚才我们上海石化的刘总已经说了,应该讲我们更依附于传统的制造行业,制造行业反复招标,过的不好,我们下游企业肯定也过的不好,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叫做地主家的余粮不多了,我们肯定也面临着非常痛苦的局面。
      我们跟传统制造化工企业是息息相关的,上游不好,下游肯定不好,再加上目前形势不好之后,社会的闲散运力在这个行业是非常多的,甚至在西北片挂靠也是非常多的。目前竞争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在短时间内我个人认为难以改变。
      刚才秘书长提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包括营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方面,我个人认为作为传统物流企业营造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难的,而且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像上市公司,不像国企、央企,因为我原来也是国企出来的,没有传统文化积淀,没有完整体制培训的机制以及有它的各种文化建设。
      对于我们来说培养核心竞争力我个人认为相当困难,而且我们不占有稀缺资源,更不占有垄断资源。
      作为我们来说,就我们企业来说,我觉得在未来的形势下,谈供应链,刚才刘总讲的涉及到资本,涉及到上下游,涉及到这种信任,这的的确确在我们这种中小企业来说还谈不到供应链这个角度,我想我们更多的第一方面是产业的协同。
      因为目前中国的石化产业基地进行了重新的变革跟洗牌,有14个化工园区都集中在南方,我想产业的协同是我们想做的。这两年我们在宁夏、新疆跟很多的企业共同投资基础设施、物流设施,都是为了增加黏性,实际上是为了更多的做产业协同。
      第二块,刚才各位领导都说到的信息化建设,的的确确我们现在的监管非常多,所带来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多,其实我们也很焦虑,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作为我个人来说,传统央企出来的希望拼命加大安全投入,拼命加大本质安全,现在让我很焦虑的是所有的安全投入带来的优势可能在市场上就变成了竞争劣势,所以这是我反复焦灼的地方。
      回到第二点来说,加大信息化的投入,我们企业十几年一直在投资信息化建设,我们内部的系统,运输系统、多式联运系统、设备的全生命管理系统也都是我们自己IT团队建设的,我们更多是希望它能够提高效率。
      目前来说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政府监管的要求越来越多,我们只有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实际上更多是减少人力的使用,减少体制成本的产生。
      第三块,作为竞争力这块,实际上我们传统的物流企业没那么高的要求,我们讲最基础的几个方面,建立企业本身的竞争力要素,比方说人力、财务、装备,刚才梁总讲的装备、网络、信息、品牌,建立竞争力的要素,同时要优化我们核心的流程,我们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流程,我们做流程是否可以重新拿出来再优化一下,同样还要培养核心的服务。
      这三者相辅相成结合起来,但是我想核心竞争力所有东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天的竞争力不代表明天就有竞争力,是要时时刻刻进行评定的,而所有这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一定来源你获取信息的充分性、及时性跟有效性,谢谢大家。
      狄勇猛:刚才杨总在这方面已经介绍的比较全面,我就围绕老生常谈安全方面的话题讲讲我们在供应链或者说提供服务方面作为仓储公司的想法和尝试。
      因为我们宏川在成立董事会的同时我们在上市后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安维班,专门为了解决整个上市公司旗下基地的安全问题,我们会聘请一些在职或者退休安全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到我们公司进行一些实地安全的检查或者交流、指导,提升我们整体的安全水平。
      包括我们公司企业文化中六大文化中把安全文化作为我们企业文化的第一部分进行宣贯。这个安全不仅仅涉及到我们理解叫作业安全,同时更是涉及到客户包括上下游企业存储在库内货物的安全等等各个方面。
      你从生产方面的安全最主要解决的是正常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从人这个角度讲,我感觉是整体人员素质的培养包括企业整个学习包括安全文化的培养来提高人员的素质。
      包括为了提升我们整体培训的效果,我们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线上的学习平台,有PC端还有移动端,我们叫“宏川E起学”它可以让我们的员工上至公司的董事长下至基层的一线员工,我们会把最新的安全生产政策,一些安全的法规包括产品方面操作的知识,根据员工不同的层级来推送到个人的账户中,所有的同事必须在规定的时候内修完相应的课程,完成相应的考试才能够按时的拿到自己半年、年底KPI的绩效考核。
      从物的不安全状态来讲,像我们常说的“五位一体”包括CEiS系统的建立、设立、运营,整体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从整个仓储货物的安全角度讲,为了能够尽量的解决像刚才刘总提到信任方面的问题,我们公司开发投入智慧客服的管理系统。整个让所有在库内操作的客户可以自主的完成在库内的入库包括库存的查询,以及像大宗产品的转移,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产生像赖单或者其他的一些情况,充分保证整个在库货物货权方面的安全。
      所以总体来讲,我们作为一个仓储业务它的模式比较简单,但是也算是物流企业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我们希望能够多听到一些客户的声音,也给我们发展方面的建议,整个提升一下仓储的服务水平。
      刘宇航(主持):感谢杨总和狄总。刚才的问题是希望分享一下我们企业在具体方面如何能够解决成本压力大的问题,但是两位讲到的我觉得可能没有这么直接的回答,但可以感受到第一是有种无奈,我们有的成本叫市场化的公共成本,这种成本通过企业自身努力很难实现有效解决的。
      比如刚才杨总讲的,我们通过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通过管理设施能力的投入,增大企业管理成本,但实际上到社会上讲是劣势的竞争,狄总刚才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讲的是人才培养和人才优化,实际上我觉得就是人才管理、人员使用隐形成本的问题。
      这项问题就是社会公共成本,这项成本通过一家企业的努力短期内很难实现,因为这是个大的市场环境,所以前段时间交通部公路局以及国家发改委运行局来我们这调研,我也反馈了几点行业里遇到的共性问题,其中特别提出来我们对政府发挥市场运营作用的体现,政府的作用对化工行业应该发挥监管的作用,这我相信所有的企业都是愿意接受的。
      但更重要一点,政府要发挥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的作用,这种市场环境靠企业自身优化很难实现,特别昨天奔驰的体验日我们也探讨,如果企业有意愿提高采购成本去购买这些价格更高、品质更好的车辆,但这样的车辆在市场上,并没有跟同一级别相对价格更低廉的有任何使用上的差距,这个差距公共资源就是淘汰年限,以及我们甲方对这样车辆入围它服务商的年限,这些公共成本短期内通过企业自身能力很难弱化。
      但是这种行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跟几个部委也谈到,不光是化工行业对其他行业也讲到,我们要有效的希望政府发挥市场公共资源和市场营商环境督导的作用,不光是监管,有效的解决一些行业劣性竞争的问题。
      这方面解决掉了,我们企业在相对公平,相对正常的市场环境下,经营条件下,获得该有的利润,那么企业对自身的降本增效才有更大的成绩,是这样的一个感觉。
      时间的关系今天对话环节到此告一段落,上午特别请汪司长讲“十四五”物流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出台了大半年的时间,但对于中国国情下,对大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确实应该关心国家政策方面的导向。
      因为很多市场发展的新机遇、新方向就在这些政策当中体现,将来化工物流行业其实发展的方向在“十四五”规划里也有明确表达,这也再次跟大家做个分享,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我们还是把发展放在前面,化工安全我们一直讲很重要,但是企业还需要发展,安全要统筹协调。
      第二要推动罐箱的多式联运,为什么提到国际化的视野和参与多种运输方式推动罐箱多式联运,以及加强危化品物流行业透明化、预警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这是对我们物流行业、化工行业本身特色的要求,加强我们行业监管。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要求电子运单等等方面,同时有这样的信息化,充足、准确的信息,才能解决应急响应处置和及时效率的问题,减少一些恶性事件,最后要加强化工物流行业向定制化、专业化和全程供应链化的服务发展。这三句话把整个行业发展未来的方向和核心要求都有所体现。
      在此希望在座所有嘉宾和各相关领域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让我们国内化工物流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再次感谢今天台上几位嘉宾的分享,也感谢今天与会各位嘉宾参与了一天我们的会议活动,也希望在会后大家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加强与分会的联系,有什么需求和相关的想法,及时跟我们沟通。再次感谢几位嘉宾,谢谢。
      我们的会议到此结束。